2007年高考志愿填报完全策略
|
|
2007-6-11 7:42:35 来源:台海网 【字体:小 大】 |
形势和政策篇 http://www.2exam.com/ 形势:招生增长小于考生增长
今年全省高考考生(含高职单招)共309276人,比去年增加30183人,增幅达10.81%。今年招生计划比去年有所增加,计划总数达18.44万,比去年大约增加2.4万人。从数字上看,今年招生计划的增长量小于考生数的增长量,可预见今年考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竞争依然激烈。
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本至今尚未下达,可能在6月中旬以后才能到达厦门,请考生注意与所在中学或区招考中心保持联络,以便及早领取招生计划本。 考生和家长应该注意,高校招生必须是具有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计划并且经过福建省高招办批准录取。千万不要听信计划外招生的宣传。今年考生在正式录取后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将可以得到省高招办的确认。
对于民办高校的招生,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问清楚是高考招生还是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招生,要问清楚毕业后是拿什么毕业证书。
录取:分批次、分轮次http://www.2exam.com/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仍然实行“院校负责、招办监督、遗留问题由院校处理”的录取体制。录取过程实行分批次、分轮次投档。http://www.2exam.com/
注意:勿过度指望“高分保护”http://www.2exam.com/
保护高分考生主要体现在本科一批第一轮投档,省高招办按“百里挑一”的原则划定理科和文科高分线,将未达到第一志愿学校投档线的高分考生的参考一志愿视为第一志愿同时投档,但录取与否由高校根据公布的招生章程决定。
按往年情况,多数名牌大学并不接受福建省的高分保护政策。有的学校在招生简章里明确规定参考志愿考生分数必须高出第一志愿考生45-50分(即志愿级差),有的则明确规定不录取参考志愿考生。少数愿意接受参考志愿考生的学校也划定一定的比例,真正能被录取的考生并不多。因此建议高分考生,不要过多地把希望寄托在高分保护政策上,一定要填好第一志愿。
关注:面向厦门招生计划
今年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师范类)、厦门理工学院和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都有安排面向厦门的招生计划。提醒考生注意的是:
1、上述学校的统招计划和面向厦门招生计划的代码是不一样的。
2、厦门大学规定只有第一志愿填报厦大统招志愿,参考一志愿填报面向厦门招生的厦大走读志愿才有效。如果第一志愿未填报厦大统招志愿,参考志愿有填报面向厦门招生的厦大走读志愿,或是第一志愿直接填报面向厦门招生的厦大走读志愿都无效。
3、华大、集大、厦门理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均有全省统招计划和面向厦门招生计划两部分,考生两种都可以填报,而且没有填报方式的特别规定。建议厦门考生(特别是分数不高的考生)直接填报面向厦门的计划。 民办:第一志愿可加20分投档http://www.2exam.com/
除本三批外,安排在提前批、本二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招生的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仍然实行第一志愿加20分投档、参考一志愿加10分投档的政策。线上生源不足的院校还可以降分录取,在同批分数线下降50分以内搜索有志愿的考生,所以考生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
成绩:排名位置适当后移
今年省高招办在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时,将会同时公布各分数段人数,这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但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根据往年的情况,省高招办是以考试实际成绩(即原始分)公布各分数段人数的,考生应注意在确定自己的排名和位置时要留有余地,要考虑到还有加分照顾的考生,排名和位置要适当(不必十分准确)往后推移。
填报志愿技巧篇http://www.2exam.com/
考虑5大因素
在选择志愿时,考生通常考虑的因素主要有5方面:1、考生本人的兴趣爱好;2、今后拟从事的职业或工作 (以上两种主要考虑专业选择,不太在乎学校,只要能满足专业就行);3、考虑学校的名牌效应或学校的实力;4、从地域上选择学校,例如只选择某地区的高校;5、求稳的心态,只要能上学,不在乎什么学校(后三种主要考虑学校的选择,不太在乎专业)。
相比较而言,更完整的应是将学校和专业结合起来选择,只考虑专业,选择面太小;只考虑学校则容易被束缚在某几所学校中。
5个基本原则
填报志愿的基本原则主要有5大点,分别为:1、选准第一志愿院校和专业;2、选好参考志愿院校和专业;3、建议校内专业调剂一般应服从;4、尽量填满各批的所有志愿,增加录取机会;5、充分了解照顾政策和院校招生要求,扬长避短。
因版面关系,仅选其中选准第一志愿的例子。
选准第一志愿院校和专业非常重要。
第一志愿是决定考生能否录取的关键,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有重点地选择各个批次的第一志愿。参考志愿是补空缺的,有可能所填报的参考志愿一所也轮不上;其次,要认真选择第一志愿院校的第一专业;第一志愿的其他专业的选择和服从校内专业调剂至关重要。
举例:某考生(理科)分数为430分 (当年本二线最低分),他本二批一志愿报考了较冷门的东北地区工科院校,该校计划招生41人,第一志愿上线考生42人全部投档。
点评:该考生虽为本二最低分,他选择校内专业愿意调剂,因所报专业得当被顺利录取,比他高分的有3人因专业选择不当又不服从调剂而落选。
了解照顾政策院校要求http://www.2exam.com/
考生应该充分了解照顾政策和院校招生要求,扬长避短。
1、注意院校网站公布的招生章程上专业级差、志愿级差和有关要求。考生除了要根据体检结论参照 《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避开限报和不宜就读的专业外,还要注意招生院校招生简章上对考生的体格要求。此外,考生还要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考虑学校和专业。
2、报考军事院校或国防生的必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0岁,而且要到区武装部报名作政审、参加军检和面试;报考公安类的考生要符合公安院校体格要求,要参加面试和体能测试,还要到区高招办领取《政审表》到户口所在区公安分局政审;报考航海类考生要求体检全合格。
3、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除了享受加20分和同等优先照顾外,还可以报考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预科班 (要在专业中填有预科班志愿)。
4、少数民族考生可以报考高等学校举办的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民族预科班生源不足时本科的可在本科线下降80分以内录取,专科的可在专科线下降60分以内录取。民族班录取标准不得低于该校在福建省统招调档分数线以下40分。
5、享受照顾录取的考生填报志愿还应注意本人所享受的照顾项目所适用的院校范围。如只适用本省范围的院校录取,填报志愿应尽量选本省院校,否则照顾项目就不起作用。
6、第一志愿报考本省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的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子女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省属医学院校的农村卫技人员子女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7、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报考本省农林专业的考生可照顾20分,但近几年农林专业升温,往往线上就已录满。
海峡导报记者 邱华明 沈晓丽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